“回国不需要理由!”

“回国不需要理由!”

 

 

 

 

“回国不需要理由!”

2017-05-21  来源:宋佳乐 

  【“归国潮”透视】

“回国不需要理由!”

——家国情怀诠释归国学子文化心理密码

  “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2017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海内外留学人员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聚集了众多海归创业团队。新华社发

  “家国情怀是植根于我们血脉之中的文化传承,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是海外学子奋发图强的精神归依。”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曹卫洲指出,“近百年来,我国无数海外学子胸怀家国天下,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用行动诠释了家国情怀,挺起了民族的脊梁,树起了精神丰碑。”

  两次“留学热”,两次“归国潮”

  风雨如晦,爱国之心不改;家国多难,报国之志弥坚。“1847年,以容闳为代表的第一批留学生拉开了中国近代留学史的序幕。近两百年来,我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两次留学热潮和两次归国热潮。”曹卫洲说,“百年历程诠释了留学人员的家国情怀和爱国本色。”

  第一次留学热潮,是在20世纪初期。1919年起,在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等人的推动下,我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达到高潮,先后共有1600多名学生抵达法国,学习新思想、新知识,研究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古老中国迎来第一次留学热潮,开启了中国走向世界、学习外国先进文化和技术的新纪元。

  第一次归国热潮,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到1957年,留学归国人员大约有3000人,约占同时期在外的留学生、学者总数的一半。以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周培源、钱三强、邓稼先等人为代表的留学归国人员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新中国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1999年受到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这一时期回国的就有21位。

  第二次留学热潮,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中国和美国达成协议互派留学生,第一批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赴美留学。1984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打开自费留学之门,我国的出国留学工作日益步入正轨。路甬祥、韩启德、陈竺、万钢、白春礼等一大批杰出人才,都是这一时期的留学生。

  第二次归国热潮,出现在2008年以后。以国家“千人计划”为龙头,在党和国家的召唤和优惠政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学成后回国工作或以适当的方式为国服务。截至目前,已有7000多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回国发展。“这一时期学成归国的杰出人才不仅有施一公、潘建伟等世界闻名的科学家,也有以汪潮涌、张红力等为代表的金融领域的优秀人才,还有李彦宏、严望佳等互联网领域的领军人物。”曹卫洲强调,“他们不仅带来高新技术,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各自专业中创造了辉煌成就,引领中国在各个领域走向世界前列。”

  从“救国梦”到“强国梦”

  “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1950年,数学家华罗庚从美国回国途中,在《致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里这样写道。

  “百年留学史中,面对祖国危难,为了救国图存和民族复兴,莘莘学子上下求索。”曹卫洲说,“他们身上激荡着傲然于天地之间的爱国情怀,他们心中坚守着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

  早在20世纪初,国家受难、民族存亡之际,蔡元培倡导“交换所长,蔚为国用”。詹天佑提出“各出所长,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远赴重洋,刻苦学习,寻找救国良方。学成回国后,他们先后参与了爱国民主运动,投身于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事业之中。

  “回国不需要理由!”著名物理学家彭恒武掷地有声的一句话,道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毅然归国的海外学子的共同心声。当时,钱学森、李四光等一大批科技界巨匠从海外回国,凝成我国科技发展的中流砥柱。“对这些怀有赤诚大爱的知识分子来说,祖国是他们生命中永不平复的烙印,报效国家是他们不可更改的人生命运。”曹卫洲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海外科技精英纷纷回国。2009年,在海外建树颇丰的化学生物传感器专家张学记响应国家“千人计划”的召唤,毅然选择了“回家”奉献。“我出生于安徽凤阳的一个普通教师家庭,大学里一路读到博士都是拿学校的奖学金,从没花过家里一分钱。”他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欠祖国和人民一份情。”

  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新一代海归精英积极参与了我国“神舟”上天、“嫦娥”奔月、“蛟龙”入海、“雪龙”科考、“高铁”飞驰、“天河”问世、量子卫星升空、“大飞机”首飞、国产航母下水等一个个科技奇迹的创造。“我们带着先进的思想、理念与技术回国,就是要为中国赶超世界一流作出自己的贡献。”海归精英们说。

  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在哈佛任职时,总有人问我,你是日本人吗?我说,不,我是中国人。那你是美籍华人?不,我是中国人。”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在美国生活了26年,是“卫生体系学”创始人之一,他与同在哈佛任教的妻子坚持保留中国国籍,并于2013年全职回国工作。

  作为卫生政策和管理学的国际一流专家,刘远立把回国后的工作概括为“顶天立地”。所谓“顶天”,是指承担了包括起草我国第一部医疗卫生基本法在内的一系列国家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政策研究课题,并产生重要的影响;所谓“立地”,指的是融合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将理念转化为公共服务实践。例如,在四川省汶川县创立了中国农村第一个“移动诊疗体系”,相当于一所流动二级医院,将诊疗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国留学规模稳步扩大,留学回国人数持续增长,回国与出国人数“逆差”逐渐缩小。2016年,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3.25万人,较2012年增长15.96万人,增幅为58.48%。据统计,逾八成留学人员在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

  像刘远立一样,有很多中国学子虽然在国外生活多年,在工作上取得了国际一流的成绩,但依然坚持保留自己的中国国籍。“因为,从出国起,我们就想着,出去学习是为了回来报效祖国,让祖国变得更美好。中国知识分子的血液里,一直流淌着不尽的家国情怀。”他们如是说。

  “美国梦讲的是个人奋斗,‘中国梦’除了个人梦想之外,更强调国家和民族的梦想。”张学记在美国工作生活15年,所在公司和身边朋友多次建议其加入美国国籍,他都不为所动。他认为:“只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富强紧密结合在一起,人生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中国有句古语:‘梁园虽好,非久恋之乡。’”曹卫洲介绍,有调查显示,91.7%的海归群体和海外华人华侨认为,情感和文化因素是回国的主因之一。曹卫洲说:“爱国主义情怀是海外学子情系祖国的纽带,‘中国梦’的提出更增强了海外学子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广大留学人员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

                                                                                                                                                    责任编辑人:何相君

3,192 ° 来自:iPhone 浙江省温州市
上一篇: 津城天气22日“变脸”:有风有雨 降温超过10℃
下一篇: 爱到最后都是恩情-宋佳乐(合)
您可能还喜欢这些:
版权声明 1 本网站名称:宋佳乐博客
2 本站永久网址:www.songjiale.com
3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QQ2801910651进行删除处理。
4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6 本站资源大都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更新。
7 如无特别声明本文即为原创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宋佳乐博客》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8 如果您想第一时间收到本博最新文章可微信搜索公众号《佳乐博客》关注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消息。
广告位联系QQ2801910651 广告位联系QQ2801910651丨或者在线留言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客服主动与您联系! Document
提醒图片

您已进入网站内部页面,请勿相信各种广告链接,请不要在本站输入任何账号密码!!!

亲,沙发正空着,还不快来抢?

评论审核已开启 记住我的个人信息 回复后邮件通知我
Back to Top